• 网站支持IPv6
  • Baidu
    map
    索 引 号:    K13651684/2022-105822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组配分类:    解读材料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溧水区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2-10-27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关于对《南京市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文  号:     关 键 词:    农田建设;规划;保障措施;农田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关于对《南京市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一、规划出台背景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农办建〔2020〕4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布局“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落细落实措施,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精神,6月29日、10月11日,区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发放征求意见稿,征求区财政局、水务局、规资局等区级部门及各镇街分管负责人意见,同时参照南京市《南京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2021-2030年),结合区实际情况,编制了《南京市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经区政府同意后印发,旨在通过规划引领导,加快推进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质增量。

    二、主要内容

    《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由发展现状、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区域分布、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保障措施八部分组成。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21年底,全区8个镇街共建成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49个,高标准农田项目耕地面积21.35万亩。项目建成后,完善了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抵御洪涝灾害能力、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

    (二)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省关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求。2022-2025年期间,全区拟累计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81万亩。

    (三)建设内容

    按照“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田间道路畅通、农田生态良好、生产方式先进”的标准,通过土地平整、基础设施配套、土壤改良、生态环境整治等措施,将项目区打造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农田。

    (四)区域布局

    全区拟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81万亩,其中:新建面积3.17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64万亩。主要分布在秦淮河沿线,石臼湖周边的柘塘、石湫、洪蓝、和凤、晶桥等镇街。

    (五)投资估算

    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及省与市县分担比例的通知》(苏农财〔2021〕75号)文件,按亩均投资3000元的标准,初步估算“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1.75亿元。

    (六)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一是改善了项目区生产条件、推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进程;二是预计亩均粮食(水稻、小麦)增产50公斤以上,亩均作业成本降低200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500元左右;三是部分项目实施后能新增有效耕地及通过集中流转增加地方收益,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

    (七)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农田生态化整治、推广应用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等措施,可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八)保障措施

    一是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项目建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四是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五是按照“建管结合、建管并重”的要求,健全管护制度,创新管护模式,落实农田管护责任制。


    相关文件: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京市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25年)》的通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