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3651684/2022-0405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溧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2-02-1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农村人居环境;建筑垃圾;协办单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关于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办理概况
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围绕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会后,经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员会审查确定将102件交由区政府研究办理。闭会期间,陈朝震代表、邓建龙代表等又围绕有关问题向区政府提出8件建议。这些建议,聚焦发展,选题更加贴近时代;关注民生,内容更加贴近群众;围绕难点,措施更加务实;注重质量,方案更可操作。
区政府办公室将这110件建议交与42个部门、单位(含协办单位)办理。
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及其有关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经过各承办单位共同努力,110件建议已经全部办结。经核实确认:问题已经解决或者建议已经采纳的103件、占93.64%,因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并已向代表作出解释说明的7件、占6.36%,经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员会组织代表不见面测评,满意率100%。
(二)主要做法
——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始终将建议办理作为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抓手,作为依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推动,作为改进作风、检视问题、查找差距、狠抓落实的有力参照,进一步强化了区长负总责,常务副区长牵头抓总,其他领导同志分工负责,政府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承办单位具体落实,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的办理责任体系。
——强化领办督办。区政府领导同志以上率下,结合各自分管工作领办重点建议,并采取走访调研、座谈讨论、现场办公、会议研究等多种方式加强调度指挥。与此同时,区规资、教育、科技、工信、卫健、交运、人社、文旅、城建、城管、水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城建集团、产业集团、水务集团等承办单位,从主要领导到分管负责同志,每人都认领办理任务。两级行政首长“头雁”效应的发挥,既确保了重点建议重点办理、重点问题重点解决,也给办理工作作出示范。
——优化运行机制。五次会议建议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综合性强,往往一件建议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事项,很难将其划归于一个承办单位而得多个承办单位共同发力。针对这种情况,区政府办公室综合运用多部门分办或者“1+X”的主、协办方式进行交办并协调各承办单位主动跨前、积极作为。
——深化沟通联系。首先是主、分、协办单位之间的协商会办,针对职责有交叉、事项有交界的建议,主、分、协办单位主动协商、共同发力、形成合力。其次是承办单位与代表之间的沟通联系,各承办单位坚持开门办理,牢牢抓住“办前了解意图、办中征求意见、办后跟踪回访”三个环节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第三是与区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的交流联系,区政府办公室多次邀请人代联委的同志一道走访承办单位,一同了解办理进度,一起研究办理工作;各承办单位加强与环资城建委、法制委、财经委等的联系,多方面争取区人大对办理工作的支持。
——坚持跟踪督查。区政府将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对机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列为政府督查工作重点,使办理工作与政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一同推进、相互促进。区政府办公室采取倒计时的方式跟踪推进办理工作,分别于去年5月和6月发出通知,对中期和后期办理工作进行部署,又于7月召开办理工作推进会,对最后阶段办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办理结束后,区政府办公室安排专人逐件检查办理答复,对不符合要求或者质量不高的退回重办。
(三)办理成效
建议办理的最终目标在于解决问题、采纳建议、改进工作、推动发展,区政府办公室和各承办单位采取措施加强建议办理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努力做到办一件、成一件,成一件、长效一件。
——紧贴实际,务求实效。五次会议上,周建明代表提出了加强我区红色资源挖掘、整合和提升的建议。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办、区文旅局、产业集团等承办单位大力开展李巷及周边区域红色资源深度挖掘与保护工作,保护性开发、修复了溧水人民抗日斗争纪念馆、李巷抗日战争收藏馆、苏南新四军廉政教育馆、李巷四号院、地下交通站、溧水抗日民主政府、张家岗抗日战斗以及里佳山原十六旅军工部枪械所、里佳山原十六旅被服厂等一批红色旧址;新建了新四军历史研究馆、“四史”教育馆、英雄人物馆、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馆、铜山战斗纪念广场等红色教育场所;结合建党百年庆典,与市演艺集团共同创作了大型史诗剧《红色李巷》并成功首演;组织区内文艺工作者排演锡剧《送别》《石臼湖畔鱼水情》《粟裕赔盆》、舞蹈《石臼湖畔的记忆》等一批红色文艺作品;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华夏女杰李坚真纪念展、钟国楚将军生平事迹展、红色政权钱币展等活动。区城建局积极采纳喻荣康代表提出的重视和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目前我区已有2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2021年共资源化处置各类建筑施工垃圾23万吨、拆迁建筑垃圾4.5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100%。鉴于这2家企业均坐落于北部地区,为满足未来发展之需要,区城建局已在深度研究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再各设置一个资源化利用处置点。区交运局主办鲍丽代表提出的在安居苑等老旧小区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该局主动联系有关企业对安居苑小区等老旧小区进行现场勘察,并促成企业在安居苑小区布设充电桩,满足群众需求,同时,积极协调规划等部门在新建住宅小区项目规划报批时严格按照不低于停车位之20%的比例配建充电桩。
——办好实事,惠及民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历次会议上代表关注的重点,五次会议上,邱玉梅代表提出了重视农村民办普惠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建议。近年来,我区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保障农村民办园健康发展;按“应补尽补、应配尽配”原则落实各项奖补资金,“十三五”期间,对农村民办园专项补助1367.4万元(其中:洪蓝幼儿园589.4万元、福娃幼儿园257.1万元、白马幼儿园246.4万元、和凤镇幼儿园274.5万元),并且做到了与公办园政策一致、标准一致、口径一致;按照“幼儿园自主招生、家长自主择园”原则统一招生政策,不搞“公”先“民”后;加强民办园师资队伍建设,民办园教师在职称评聘、研培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公办园教师一样平等对待,不搞“公”优“民”薄。区城管局、溧水公安分局共同办理陈千云代表提出的在城区公共卫生间附近设置15分钟专用停车泊位的建议,在城区方塘巷、随园路、西坛路、中山西路、庆丰路、寺桥巷等“公卫”周边区域设置了14个限时专用泊位,之后,他们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将这项惠民举措向全区延伸,督促开发区、各镇街也同步设置了86个限时专用泊位,使得全区“公卫”限时专用泊位达到了100个。闭会期间,陈朝震代表提出了在交通西路不动产登记办理点增设安置房办证窗口方便拆迁群众办证的建议,溧水规资分局积极回应代表关切,联合税务、房产等部门克服人手不足等困难,已在交通西路办理点开设安置房核税窗口,全业务办理拆迁安置房办证事宜。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区文旅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等承办单位围绕施云霞代表等提出的推进石臼湖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编制了《石臼湖及周边地区保护总体规划纲要》,将石臼湖沿线的生态、村落、人文、民俗、农耕等资源充分整合,围绕“春看‘草海’、夏瞰‘镜面’、秋拥‘夕阳’、冬迎‘天鹅’”为主题进行整体包装宣传,打造农文旅生态融合发展品牌,“天空之镜变身天鹅湖”“南京石臼湖草海美如秘境”“中国醉美婚纱拍摄地”等话题频上热搜,古老的石臼湖正以清洁灵动之湖、优美生态之湖、文化韵律之湖的崭新姿态呈现给世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五次会议上邓建龙代表等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区不断统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204个小区分类收集点建成投运覆盖率达100%(其中:170个小区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34个零散小区采取流动收集),898个自然村和688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餐饮企业垃圾分类也实现了全覆盖;在推进前端分类收集的同时,区城管局加快推进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形成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闭环。我区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章祥兵代表等共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建议。2018年至2020年,我区共有84个行政村、898个自然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聚焦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区898个自然村“四清一治一改”工作已全部完成,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被省政府予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2021年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主要任务有:创建68个美丽乡村及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面启动永阳街道秦淮源头、白马镇红色李巷等6个特色田园乡村组团建设,新建“四好农村路”6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厕158座,对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排查整改,创建市级、区级美丽庭院各400户,目前各项任务已经完成。